|
楼主 |
发表于 2024-12-8 13: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原 于 2024-12-8 13:26 编辑
满洲里国门,是国家兴衰的一种标志,现在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国门以来,先后有五代国门—— 第一代国门:清末,据满洲里车站20公里处,有俄方所立双头鹰,旁边竖立一木桩,木桩上写的是俄文'拜喀尔省铁路交界'字样,是俄国单方面设立的,国徽和木桩所处中俄边界,故称其为"国门"。 第二代国门:建于1920年,距现在中俄边境线约300米,位于后贝加尔斯克车站对面,苏方边防站院内,为木制拱形,面对中国方向用汉字书写着"中苏门"3个大字,面向苏联方向书写着俄文。满洲里人称此国门所在地为"十八里"。原因就是,这个国门距满洲里市区只有18里(注:俄里)地。现在,驻守在这里的内蒙古军区边防某团"十八里哨所"的名称就是由此而来。 第三代国门:修建于1968年。这个国门,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国门为铁木结构,正上方嵌有醒目的红色标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当时中苏两国关系较为紧张,满洲里多年处于"备战"状态。 第四代国门:开始兴建于1988年6月15日。国门上方中间悬挂着国徽,国门顶端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红色大字。国门下面有宽轨、准轨铁路各一条通过。(注:中苏两国的火车道的宽窄是不一样的。中国的窄,为标准轨道,称为"准轨":苏联的宽,为"宽轨"。中苏两国的火车,无论是货车,还是客车,如果在这里要进入对方国家,必须都要在此更换成对方国家的火车,以适应对方的火车轨道。) 第五代国门:充分考虑到了中俄贸易的发展前景,铁路由原来的一宽一窄改建为两宽一准,同时还预留了两线准轨位置。第五代国门总投资约8200万元,总长105米,宽46.6米,高43.7米,过桥高16.9米,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风格为后工业时代风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