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见贤思齐 于 2023-12-30 11:48 编辑
“晨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禅寺中晨撞钟暮击鼓以报时,以“晨钟暮鼓”谓时日推移。鼓楼位于钟楼的南侧,都是在中轴线上、与钟楼一起,都是元、明、清时古都全城的报时中心。“暮鼓晨钟”使全城有序可循。1924年后停止报时,1990年起,每年除夕恢复鸣钟击鼓。
清代时,每夜划分为五节,每节为两小时,晚7时至9时(戌时)曰定更(又称起更或初更);9时至11时(亥时)曰二更;11时至此次01时(子时)曰三更;1时至3时(丑时)曰四更;3时至5时(寅)曰五更;五时(申末卯初)曰亮更,即天明之意。定更及亮更,皆先击鼓,后撞钟。而二更至五更则只撞钟不击鼓。击钟鼓时先快击十八响,再慢击十八响,俗曰:“紧十八,慢十八”,快慢相间计六次,共108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