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望京李老 于 2024-3-20 07:32 编辑
晨钟惊醒梦中人,暮鼓唤回名利客 初二游 山西太原崇善寺 太原崇善寺 既是佛教寺庙,又是皇家祖庙,位于山西省太原市东南角的省博物馆背后,五一南路皇庙巷,初建于唐,名白马寺,后改称延寿寺、宗善寺,后来又叫新寺,明代时,才更名崇善寺。
相传,这座寺庙原是隋炀帝杨广的行宫。明代洪武14年(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朱(木冈)为纪念其母后马皇后,在原寺基础上进行了扩建。明代的崇善寺是完全按照标准的宫殿式建筑的格式修建的。中轴线上的金刚殿、天王殿、大雄殿、毗卢殿、大悲殿、金灵殿,由南往北一字排开。在各大殿的左、右,又整齐的排列着一系列的小院落。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寺内大雄宝殿居中,面宽九间,高达30余米。清代同治3年(公元1864年),崇善寺毁于一场大火,现仅存大悲殿、山门、钟楼、东西厢房。 崇善寺曾是一座规模庞大的佛教寺院。据寺内所存的一幅明版崇善寺建筑全图来看,朱枫所建之时,占地广达十四万平方米,有大殿六座,院落十八座,殿阁楼台、堂廊庑近千间。清同治三年(1864年),崇善寺失火,寺内主要建筑化为灰烬,仅余大悲殿一组得以保存,成为现在山西省博物馆所在。 崇善寺现存建筑主要有山门、钟楼、东西厢房和主体建筑大悲殿。大悲殿坐落於宽厚的台基上,前有月台,成凸字形组合。殿身面阔七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乃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标准的明初木构建筑,为研究古代建筑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大悲殿前两侧,皆有火劫后所建仿明琉璃瓦亭,左为鼓亭,右为钟亭。山门东侧,另有大钟楼,上悬明正德元年(1505年)铸造大钟,重9999斤,钟声可响遍全市。 说起崇善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我去过很多次这座寺庙,那个时候我搞摄影,每到星期天爱去公园拍照片,我在报纸发表的第一张摄影作品就是一位退休的老人在儿童公园鸟市选喂鸟的小罐,取名为《退休后的乐趣》,偶然有一次,碰到一位僧人提着一个空鸟笼子在买鸟要放生,我也给了他几元钱,僧人说你这几块钱救了不说性命,我知道他是崇善寺的僧人,就随他去寺庙看他放生,拍了几张照片,慢慢去的次数多了,认识了很多师父,在九十年代我在文联工作时,有一次要在五台山铁路疗养院开全路工作会议,我为了节省经费,就去寺庙找当家师父,希望开个介绍信,免了我们30多人的门票钱,正好二当家的师父也在,听了对我说,现在是市场经济,我带几个人去人家还不高兴,你带这么多人能行吗,后来找到省佛教协会开了个介绍信,免十个人的门票。 我们去了五台山疗养院,我就去找五台山佛教协会,又换了个介绍信,因为之前我多次去五台山疗养院拍会议照片,崇善寺师父为了我拍照片方便,就给我办了个证,果然再去就不要买门票了,这次去连我免了十一个人的门票,省了一些门票钱。 在太原时,我和妻子每年大年初一都要去崇善寺看看一位当家师父,放十元钱,拿几块糖回来,后来去北京又搬了家,很少再去了,昨天初一老伴一早去,由于大殿维修,防止人多拥挤,初一和十五关闭寺庙,今天上午我和老伴去游览,一进寺庙,就碰到我认识多年的一位师父,我给了师父一百元,和他聊了聊天,师父告我维修大殿是技术活,所以时间长,两年差不多才能完工。我拍了几张照片。 每到寺庙感受颇多,想起古诗所说的:沥血抄经奈若何,十年依旧一头陀。袈裟未着愁多事,着了袈裟事更多。.再看那些烧香拜佛的香客,一副非常虔诚的样子,我就想,烧香拜佛还是吃斋念佛,都是讲的积德行善,本质上那些追求名利、自私小气、专门做损人利己的人,你就让他剃度出家,有的人可能看破红尘,悔过自新,有的人却是本性难移,所以不管信仰什么,多做一点善事最好,不图回报就是福报。
写于2024年2月11日星期日大年初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