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榆旁另立有一碑,碑文为“塔榆记”,为原通州文物管理所所长周良所撰,碑文载:“清康熙三十七年(1697年)春,修建通州燃灯塔第十三层时,榆钱随泥带至瓦垄间,遂生出幼树。塔身与垂脊均以江米汤和石灰膏所砌,根不能下长旁去,只靠西北一坡顶面瓦底薄土生存,斗干旱、鏖风寒、抗贫瘠,顽强拼搏,屹立于塔顶二百九十载。1987年修缮塔刹时将其精心移植于此,而枝繁叶茂,含绿滴翠,颇受珍爱。州人喜称之为塔榆。未移之前,其高3.7米,冠径4.2米,胸径17厘米,根系密匝成扇面形,无主根,最长者2.5米。近三百年树龄,若长在平地必具三人合抱之状,然其无怨无悔精神可嘉,位于古建之相对高度堪称世界之最,亦应骄傲自豪,故为其叹,作一联云:塔顶上,曾把三百年严寒酷暑尝尽,枝枯叶淡终不死,为纵谈潞县襄日兴亡,多少桑田变沧海;湖滨旁,又将十余载细雨和风沐足,干壮冠荣毕其生,要长阅通州今天进退,几何旷野生乐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