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代,继之于唐、宋、元各朝,兴盛于明、清,废止于清末,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它是我国历史上考试选拨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现存于建水(明清时期为临安府所在地)城内的云南提督学政考棚,为明清时期云南省最高教育行政长官,即云南提督学政定期到此,集中滇南片区的临安、元江、开化(今文山)、普洱(今思茅地区)四府学子举行院试的场所。云南提督学政考棚的院试,为科举前的预备考试。凡被院试录取者,便可获得优厚待遇,从此步入国家科举选士的途程。此后再经乡试考中举人,经会试、殿试高中进士,就可被委派为官员,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不少滇南学子就从这里走出深山,走向全省、全国,成为地方有名之士,成为名儒、名臣,青史留芳,名垂千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