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见贤思齐 于 2024-2-1 13:18 编辑
杨柳青年画,全称"杨柳青木板年画",属木版印绘制品,是中国著名民间木版年画,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末明初,当时有一名长于雕刻的民间艺人避难来到杨柳青镇,逢年过节就刻些门神、灶王出卖,镇上的人争相模仿。到了明永乐年间,大运河重新疏通,南方精致的纸张、水彩运到了杨柳青,使这里的绘画艺术得到了极大发展。 明代崇祯年间,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 2004年,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被国家文化部批准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启动了对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历史追溯、整理及研究工作。2006年5月20日,杨柳青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述两幅片子拍摄于天津古文化一条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