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首都博物馆(非国家博物馆),估计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件巨大的文物——一进博物馆大门迎门处就可看到的牌楼。牌楼看起来很新,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是件装饰品。其实错了,这可是博物馆内最大的文物——景德街牌楼。 “景德街”牌楼原是历代帝王庙前跨阜城门内大街的木牌楼。造型大气,雍容华贵,彰显着帝王之气,为“四柱三间七楼”的木结构牌楼。1954年1月,这对被建筑大师梁思成誉为北京最为壮美的牌楼,因妨碍交通被拆除。在梁思成的呼吁下,牌楼构件、榫卯结构基本完整保留,收藏于大慧寺内。2005年首都博物馆落成,重新组装起来的景德街牌楼,成为首博第一件入馆的展品。 景德街牌楼作为明清皇家坛庙的一部分,始建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距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这座历代帝王庙前景德街西牌楼与其对面的东牌楼以及路南的影壁构成一个特殊空间。旧时这里是禁区,只准在祭日时,由皇帝或由他派遣的官员才可以出入,老百姓只能绕道影壁后面才可通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