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交民巷在旧中国时为使馆区。旧时因这里是漕运地,所以原称东江米巷。 东交民巷原名东江米巷,是北京市东城区的一条胡同,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清政府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据此四国公使入驻东江米巷。此后一直到1900年义和团运动之前,先后有英国、美国、法国、日本、德国、比利时、荷兰等多国公使馆驻此。1900年8月,北京被八国联军攻陷,第二年清政府与英、美、法等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东起崇文门内大街,西至广场东侧路,南抵城墙,北至东长安街路南的大片土地,无论是民居、衙署还是祠宇,均被划为外国使馆界,并由各国驻兵保护。各使馆区中国人一概不准在界内居住和随便进入。从此,外国人在中国的皇城根下肆意横行。各使馆自置军队,设置界墙炮位,开设银行,东交民巷区域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和外国人特别居留地,变成了“国中之国”。中国主权丧失殆尽,奇耻大辱。1950年,北京东交民巷上贴了一张告示,上面写着;“北京城中帝国之一所占用的地区一律收回,其建筑全部征用”。从此,东交民巷收归国有。(摘自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