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为通高71米的弥勒佛坐像,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被近代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乐山大佛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造型庄严,排水设施隐而不见,设计巧妙。是海通禅师为减杀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水势,普渡众生而于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海通禅师圆寂以后,工程被迫停止,多年后,先后由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和韦皋续建。直至唐德宗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历时90年。 沿大佛左侧的棱云栈道可直接到达大佛的底部。在此抬头仰望大佛,会有仰之弥高的感觉。坐像右侧有一条九曲古栈道。栈道沿著佛像的右侧绝壁开凿而成,奇陡无比,曲折九转,方能登上栈道的顶端。这里是大佛头部的右侧,也就是凌云山的山顶。此处可观赏到大佛头部的雕刻艺术。大佛顶上的头发,共有螺髻1051个。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
|